喜报!房建成院士及其团队在基于原子自旋效应的超高灵敏磁场与惯性测量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批准号:61227902)的资助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房建成院士、江雷院士及樊瑜波教授等组成的北航交叉学科团队与华东师范大学褚君浩院士团队、山西大学张天才教授团队、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王春儒研究员团队、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刘伍明研究员团队、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
2020-03-24
坚守初心 共抗疫情——仪器光电学院测控系教学科研工作稳步推进 北航新闻网3月12日电(通讯员 屈玉福 屈晓磊 吴银锋 马建国 曹章)在举国上下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的形势下,仪器光电学院测控系的师生分布在全国甚至世界各地,但空间的分隔挡不住师生们教学相长、共同学习的热情。师生们为防控疫情排除困难,主动作为,延期开学不停课,一起践行仪器人的责任与担当。牢记使命 坚守初心 “学习日”...
2020-03-13
第四届中国(国际)传感器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总决赛于2018年11月11日在河南工业大学圆满结束,颁奖仪式于2018年11月12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代表队的作品“石墨烯谐振式传感器研究进展”荣获大赛“创新设想类”作品一等奖。图 北航参赛代表队和指导老师合影本次大赛共有来自全国95所高校、16家企业的316支队伍,超过1000名高校学生、指导教师、科研人...
2018-11-19
全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学术会议作为我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领域内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水平最高、影响最深远的行业盛会,已成功举办十四届,有力推动了我国敏感元件和传感器及相关技术及理论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本届(第十五届)全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学术会议(STC2018)以“智能感知、物联天下、产学研用、创新驱动”为主题,于2018年11月12-14日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在全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学术团队联合组织委员会的指导和大会...
2018-11-19
11月19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高精度原子磁强计”项目实施方案检查会、项目启动会在苏州高新区顺利召开。项目实施方案检查会由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管理办公室傅耀威处长主持。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巡视员梅建平、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管理办公室徐泓专项主管、税敏处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房建成院士、科学技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实施方案检查组专家、项目咨询专家组专...
2017-11-21
中国专利奖由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评选并颁奖,是专利领域由我国政府颁发的最高奖项。自1989年设立以来,中国专利奖积极适应我国自主创新发展需要,在评价内容上进一步突出专利的质量导向,更加注重专利的技术先进性,强调专利运用的实际效益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对行业发展的引领。自2010年起,中国专利奖评选工作由原来的两年一届调整为每年一届,并增设了“中国外观设计金奖”。本次评奖中,...
2017-11-17
2017年8月29日,第二届“梅特勒-托利多”杯高校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江苏常州成功举行,本次大赛由教育部仪器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全球领先的精密仪器及衡器制造商—梅特勒-托利多公司联合承办,大赛主题为“创意点亮未来,展示无限可能”,旨在激发在校学生的创新热情,推动称重等检测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大赛分为递交参赛作品、赛区初赛及全国总决赛三个阶段,北航的两个代表队经过努力,杀出重围,成功入围全国总决赛,共有...
2017-09-19
9月6日至8日,由我校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教育部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合作研讨会在英国爱丁堡召开。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徐立军院长率北航代表团参会。本次会议获得了中英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驻英大使馆公使蒋苏南先生及一秘谈戈先生、马慧勤女士出席会议。国家航天局国际合作局高级主管宋凤斌,英国航天局空间部主任Ch...
2017-09-18
导语: 2017年4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研制的高精度光子晶体光纤陀螺实现了在“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上首次搭载飞行,获圆满成功,这是国际上光子晶体光纤陀螺的首次空间应用,验证了光子晶体光纤陀螺作为新一代光学陀螺的技术可行性。该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光学陀螺的跨越式发展,为卫星、长航时飞行器等对高性能惯性器件的重大战略需求提供了全新的技术途径。 北...
2017-07-04
4月21日,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发表了我院副教授孙鸣捷(通讯作者和第二作者)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物理天文学院合作的研究成果“Adaptive foveated single-pixel imaging with dynamic super-sampling”[1]。本工作是孙鸣捷副教授继去年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Single-pixel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with time-based depth resolution”[2, 3]之后,在量子成像领域做出的又一项突破性成果,相关工作在...
2017-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