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头人:张春熹(973首席科学家、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者)
研究骨干:宋凝芳(教授)、杨功流(教授)、牛燕雄(教授)、冯丽爽(教授)、李立京(教授)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本团队前身是第五研究室的光纤陀螺课题组。1982年起,课题组率先在国内开展光纤陀螺研究,打破国际上对我国光纤陀螺元器件和关键技术的封锁,建立了国内光纤陀螺关键光电子器件体系、光纤陀螺技术体系。结合应用背景需求,在光纤陀螺惯性测量和导航系统技术领域也取得成功。
三十多年来,相关研究工作经历了光纤陀螺基础理论和方案研究阶段、关键技术攻关和工程化阶段、提高精度和工程应用阶段。随着光纤陀螺元器件、关键技术的突破及惯性测量和导航系统的推广应用,团队经历了起步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成长为国内光纤陀螺技术的牵头单位,引领着国内光纤陀螺技术的发展,开创了我国高精度光纤陀螺工程化研究的新局面。
目前,以973首席专家张春熹教授为带头人的“蓝天创新团队”,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名、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享受国务院特贴),教授7名、副教授11名、中级职称13名。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二等奖各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防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863先进承担单位”、“杰出贡献先进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以及“蓝天创新团队”等多种荣誉称号。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国际会议发表论文300余篇,被SCI、EI和ISTP检索近200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已授权155项,58项专利已经成功转让应用,产生了较好的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