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光电所博士生党支部、大装置博士生第二党支部在2024年秋季学期学生党建创新基金结项中获评优秀(全校共24个)。两支部以党建创新赋能科研攻坚,为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树立标杆,彰显了学院党建工作的创新活力和示范效应。
光电所博士生党支部以“一个核心、两个重点”机制为引领,将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与北航“陀螺精神”深度融合。支部创新“理论学习三抓手”:抓深度,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系党支部首创跨校“共备、共讲、共听”党课模式,以“航天逐梦”主题共建打破校际壁垒;抓广度,推行“支委领学+党员轮讲”机制,实现党建热点全覆盖;抓热度,开展党史校史竞赛、红色观影等沉浸式活动,激发党员使命感。在科研领域,支部成员传承“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陀螺精神,斩获王大珩光学奖(全国30人)、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铜奖等突破性成果,并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建立跨校科研交流机制,以党建纽带驱动技术互鉴,实现科技创新与组织建设的双赢共进。

大装置博士生第二党支部聚焦属地化党建难题,与杭州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院开展“红色1+1”校企共建。支部创新打造“影院课堂”学习场景,组织《志愿军:存亡之战》观影研讨,以艺术化形式深化抗美援朝精神教育;依托良渚文明遗址设计“遗址导览+专题学习”联动党日活动,推动五千年文化遗产与新时代党性教育融合。同时,支部借力三院运动会平台,将团队协作精神融入体育竞技,激发科研攻坚内生动力,并构建“21天线上打卡+专题党课+原著研读”分层学习体系,破解科研与党建“两张皮”困境。四个月联动实践中,校企协同破除属地化壁垒,活动获院级以上媒体报道超千次,党员科研归属感与组织凝聚力显著增强。

两支部以“红色引擎驱动创新攀登”“党建嵌入科研链”的生动实践,实现理论、科研、文化、实践“四维跃升”,将陀螺精神深植党员科研日常,为高校党建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提供鲜活范本。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长期关心和鼓励学生党支部建设,全流程指导和支持党创基金的申报、开展与结项,学院获评项目数连续五次居全校首位。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党建+科研”双融机制,培育服务国家战略的创新型人才,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北航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