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大胜利闭幕和建校70周年庆祝活动之际,为加深教职工对北航发展历程和文化底蕴的了解,传承空天报国精神,积极投身学校建设事业,11月9日下午,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测控系教工党支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研部教工党支部联合组织了参观北航校史馆学习日活动。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徐立军院长、曹章副院长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研部党支部书记付丽莎等同志参加了学习活动。
1951年12月10日,国务院在讨论航空工业由修理过渡到制造的会议上提出“急需办一所航空大学”,周恩来总理亲笔批示。1952年,经过两轮全国院系调整,抽调八校精英组建北京航空学院。
1955年,学校第一次党代会提出了以“红色航空工程师”为人才培养目标,把为新中国培养红色航空工程师作为初心使命。
1958年,北航师生经过昼夜不停苦战100天,完成了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的“北京一号”轻型旅客机的研制,9月24日试飞成功;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枚探空火箭——“北京二号”,于同年9月22日在东北白城子靶场发射试验成功。
1988年5月,北京航空学院经国家教委同意,更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995年成为首批“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高校。
2001年成为“985工程”建设高校。
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经过七十年的奋斗、创造、积累,一代代北航人淬炼和涵育了“爱国奉献、敢为人先、团结拼搏、担当实干”的空天报国精神,这是北航人七十载创业兴学的精神之源,也是新时代北航人砥砺奋进的思想之魂。
70年来,学校育人目标从培养“红色航空工程师”到“全面发展的又红又专人才”再到“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领军领导人才”。
70年来,北航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20多万名毕业生奋斗在祖国各行各业,培养出一大批学术精英、专业人才和治国栋梁。
70年来,北航始终坚持听党话、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同频共振,为新中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事业,特别是对航空航天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通过参观北航校史馆的展览,回顾北航在中国航空航天事业中的重要历史贡献,探寻一代代北航人“为国而生、与国同行”的使命担当,激励教职员工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上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守正创新,再铸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