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依托单位)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三研究院第三十三研究所联合建立,2010年12月23日正式批复,现任实验室主任房建成教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汪顺亭院士。
实验室现有科技骨干人员101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973”首席科学家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4人,正高级32人,副高级42人。拥有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一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和一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
近五年来获国家级奖励13项,其中2007年“卫星新型姿控储能两用飞轮技术”荣获当年唯一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008年“小型高精度CMOS星敏感器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009年“高精度光纤陀螺XXXX技术”荣获200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实验室的年轻学术带头人正茁壮成长,研究团队不断发展壮大。近五年来,一位年轻带头人分别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成就奖、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奖、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创新研究团队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北京市教育先锋号集体称号。2009年5月6日习近平副主席视察实验室,对创新研究和人才培养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和鼓励。
近五年,实验室承担各类国家级项目174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44项。专利授权221项,发表论文700余篇,出版著作10部。